随着温度升高,许多学生选择到野外水域游泳消暑,然而,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,溺水事故时有发生,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痛。
相关案例:
案例一、5月8日下午,广东湛江廉江市河唇镇7名学生在河道游泳时发生意外,其中3人溺亡。
案例二、2023年7月31日,江苏南京8名少年在河边玩耍,7人下河玩水,其中4人不幸溺水身亡。
案例三、2023年7月1日,广西南宁一名8岁女童为救落水同学,不幸溺水身亡。
塘河、水库、溪潭……这类野外水系看似表面平静,却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,哪些是野外水域呢?野外水域又存在哪些危险?
认识野外水域:
野外水域暗藏风险。
水下乱石暗流,即使没有高度落差,当水流撞上河里的大石头和堆积的石子时,流动方向就会变化,有可能形成力量很大的暗流,甚至漩涡。
警惕河底断层,多数小河的河床结构是高低不平的,河水忽深忽浅,在河里玩很容易不小心踏进深水区,发生溺水事故。
水凉游泳易抽筋,野外的水,温度具有层次性。夏季,表面的水暖和一些,越往下温度越低。水温太低,肌肉受到冷水刺激时,易发生强直性收缩,导致肌肉痉挛。
上游遇暴雨,小心下游涨水。有时尽管下游天气晴好,但上游下暴雨的话,会让河流水量迅速增多,汇成洪流向下游冲来。
此外,除水体本身的风险外,野外水域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,容易导致危险发生:
岸边长期被水浸泡非常湿滑或有青苔,踩上去易滑入水中;
水库、河道、景观湖等水域淤泥松软,一旦陷入难以挣脱;
水下环境复杂,可能长有水草等植物,一旦被缠住,很难脱身;
野外人烟稀少,发生意外很难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助。
为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,呼吁广大学生、家长和学校共同加强安全意识教育。学生要充分认识到野外游泳的危险性,自觉遵守相关规定,不私自前往野外水域游泳。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,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,避免发生意外。同时,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,定期开展相关活动,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